4月4日,張香蘭師姊於列治文聯絡點舉辦愛灑茶會,邀請食物銀行的志工們與社區民眾共襄盛舉。志工表演手語歌曲《一家人》[攝影者:黃雅蓉]
我是家裏排行最小的孩子,上有父母和五個兄姊頂著,什麼事也輪不到我來做,所以從小個性一直是很內向、害羞又被動,再加上不善表達,也很少主動和人打招呼。甚至到上了高職,在學校可以一整天不說上一句話,有一度老師還打電話到家裏來關心──這個孩子是不是有某方面的問題?出社會之後,也沒有改變多少,我很少主動找人說話、聊天,更不知道如何去關心身邊的人。
1999年舉家移民加拿大,經過兩三年的適應後,深感孩子的中文教育不能忘,輾轉從朋友處得知慈濟設有中文學校。記得開學第一天,早早帶著兒子到列治文人文學校上課,剛剛停好車子,旁邊有輛車也同時到達,下車的是一對穿著慈濟制服的師兄姊,師姊親切的態度與開朗的笑容,讓我到今天還記憶深刻,後來才知道她家師兄是當時的校長林永源,而這位師姊就是巧手剪紙達人「春媽」徐映春。
感恩當時師姊的邀約,讓我成為一個快樂的愛心媽媽。除了在教室陪伴孩子們上課、維持教室秩序外,愛心組還安排共修課程,讓愛心媽媽們除了做志工之外,還能自我成長。共修內容會播放上人開示、靜思語分享、還有一些有關汽車、房屋保養、醫藥常識、國際禮儀、中國結、剪紙藝術……內容包羅萬象,使我受益良多。於是每個星期六到人文學校當志工,是我快樂的期待。
接著,為了再參加每個星期三的食物銀行志工,還跟主管商量讓我固定星期三、六排休假,因當時一個星期要上五天班。主管真是我的貴人,一口就答應我的請求,真的是「有願就有力」,只要有心,不論遇到任何困難,都會迎刃而解。
面笑、嘴甜、腰軟、手腳快,是做志工的口訣,當我以歡喜心去付出時,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自然是柔軟的,有一句靜思語「想要別人笑,自己要先笑」這句話改善了我多年來不擅經營的人際關係,也結了許多的善緣。
上人常說:「人生沒有所有權,只有使用權。」能為人群付出,就是有價值的生命,如果只是為了私己小愛,放棄良能而讓時日空過,就是空洞、乏味的生命。我們慈濟有四神湯:知足丶感恩、善解和包容。上人說:「對己要知足,對人要感恩,對事善解,對天下萬物包容。」當我們布施時間來為別人服務時,要心存感恩,感恩別人給我們機會造福,感恩我們有健康的身體,感恩我們有能力去服務別人
|
|
|
|